信息资源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信息资源>>正文
 
 

【地区参考】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16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报告

时间:2017-07-18 03:31:29  来源: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描绘了宏伟蓝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新的目标要求,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新理念是“十三五”时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行动纲领。2015年,我盟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特别是坚持主动适应、全面融入新常态,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努力挖掘潜力,稳定经济增长,着力调节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全力倾注民生,改善百姓生活,为2020年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为反映锡林郭勒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修订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按照自治区统计局统一部署,锡林郭勒盟统计局对201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监测和综合评价。

 一、2015年锡林郭勒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进程情况

  (一)总体进展情况

  1、小康进程加快推进,总体指数逐年提高。据最新统计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锡林郭勒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指数为79.01%,比上年提高2.44个百分点,比2010年提高13.49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31.26个百分点,年均提升2.1个百分点。

图1 2000-2015年锡林郭勒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数

单位:%

  2、五大领域同步提高,发展格局日趋协调。从统计监测的五个方面看,经济发展指数为78.31%,比上年提高0.87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30.93个百分点,年均提升2.1个百分点;民主法治指数为73.33%,比上年降低0.08个百分点,比2000年降低2.2个百分点;文化建设指数为77.47%,比上年降低2.42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38.19个百分点,年均提升2.55个百分点;人民生活指数为86.38%,比上年提高5.36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34.47个百分点,年均提升2.3个百分点;资源环境指数为74.09%,比上年提高5.04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40.1个百分点,年均提升2.67个百分点(见表1)。

表1 2000-2015年小康指数及五大方面指数

单位:%

3、多数指标进展顺利,个别指标亟待加强。从39项监测指标看,除每万名公务人员检察机关立案人数、基尼系数、地区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差异指数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4项指标暂不纳入监测外,2015年11项指标评价值已达到100%;6项指标评价值在90%-100%之间;4项指标评价值在80%-90%之间;2项指标评价值在70%-80%之间;4项指标评价值在60%-70%之间;8项指标评价值在60%以下。

表2 2015年锡林郭勒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监测指标评价值

  (二)总体呈现的特点1、经济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经济发展方面包括人均GDP、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工业劳动生产率、互联网普及率、城镇人口比重和农业劳动生产率9项监测指标。从9项监测指标来看,2015年人均GDP为91188元(201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加6369元,评价值为10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8.3%,比上年提高1.45个百分点,评价值为60.21%;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为21.0%,比上年提高0.76个百分点,评价值为58.33%;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0.14%,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评价值为5.5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0.57件,比上年提高0.5件,评价值为16.17%;工业劳动生产率为59.96万元/人,比上年提高3.46万元/人,评价值为100%;互联网普及率为44.80%,比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评价值为89.6%;城镇人口比重为63.87%,比上年提高0.61个百分点,评价值为100%;农业劳动生产率为3.71万元/人,比上年回落0.26万元/人,评价值为100%(见图2)。

图2 2000-2015年锡林郭勒盟经济发展指数

单位:%

  2、民主法治建设逐步加强。民主法治方面包括基层民主参选率、每万名公务人员检察机关立案人数(不监测)、社会安全指数和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4项监测指标。从3项监测指标来看,2015年基层民主参选率为88.94%,比上年提高3.34个百分点,评价值为93.62%;社会安全指数为66.46%,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评价值为66.46%;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为1.35人,比上年回落0.12人,评价值为58.8%(见图3)。

图3 2000-2015年锡林郭勒盟民主法治指数

单位:%

  3、文化建设稳步发展。文化建设方面包括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三馆一站”覆盖率和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5项监测指标。从5项监测指标来看,2015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3%,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评价值为26%;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为577.05元,比上年增加6.4元,评价值为100%;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为46.93%,比上年回落12.82个百分点,评价值为78.22%;“三馆一站”覆盖率为103.8%,比上年提高11.18个百分点,评价值为94.36%;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为4%,评价值为95.33%(见图4)。

图4 2000-2015年锡林郭勒盟文化建设指数

单位:%

  4、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方面包括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地区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差异系数、失业率、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城乡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达标率、公共交通服务指数、平均预期寿命、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数、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4项监测指标。从14项监测指标来看,2015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为20630元(201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加1467元,评价值为82.52%;失业率为2.87%,比上年降低0.33个百分点,评价值为100%;恩格尔系数为35.58%,比上年降低0.33个百分点,评价值为100%;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9,比上年提高0.01,评价值为100%;城乡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达标率为38.7%,比上年提高7.14个百分点,评价值为64.5%;公共交通服务指数为61.5%,比上年提高0.13个百分点,评价值为61.5%;平均预期寿命约为74.38岁,评价值为97.87%;平均受教育年限约为9.78年,评价值为93.14%;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数为5.36人,比上年提高0.71人,评价值为100%;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为80.07%,比上年提高3.02个百分点,评价值为84.28%;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46.34%,比上年降低2.01个百分点,评价值为57.93%;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67.59%,比上年提高40.23个百分点,评价值为90.12%(见图5)。

图5 2000-2015年锡林郭勒盟人民生活指数

单位:%

  5、资源环境建设持续改善。资源环境方面包括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面积、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环境质量指数、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项监测指标。从6项监测指标来看,2015年单位GDP能耗为0.91吨标准煤/万元(2010年不变价),比上年降低0.07吨标准煤/万元,评价值为72.92%;单位GDP水耗为7.90立方米/万元(2010年不变价),比上年提高1.1立方米/万元,评价值为100%;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面积为131.62公顷/亿元(2010年不变价),比上年降低4.46公顷/亿元,评价值为45.59%;环境质量指数为84.15%,比上年提高0.36个百分点,评价值为84.15%;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为47.41%,比上年提高2.91个百分点,评价值为47.4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2.98%,比上年提高27.12个百分点,评价值为100%(见图6)。

图6 2000-2015年锡林郭勒盟资源环境指数

单位:%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存在的“短板”

  从统计监测数据看,2000年以来,锡林郭勒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数年均增长2.1个百分点,“十二五”以来年均增长2.7个百分点,总体进程坚定有力、稳中有快。但是,除4项指标不参与计算外,锡林郭勒盟仍有16项监测指标评价值低于全盟79.01%的平均进程,有8项监测指标评价值不足60%,其中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面积(2010年不变价)、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和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这5项监测指标评价值分别仅有47.41%、45.59%、26.0%、16.17%和5.52%。有4项监测指标评价值因基础数据变动而下行,其中互联网普及率、每万人拥有律师数、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和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较上年同期分别回落5.6、5.14、21.1和0.61个百分点。截至2015年年底,锡林郭勒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数后五年监测值需年均增长4.2个百分点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产业结构有待调整,现代服务业亟待发展

  目前,我盟产业结构提升较慢,产业发展水平总体较低,有待于进一步优化。2015年,全盟三次产业结构为10.5:61.2:28.3,与上年产业结构比较,第一产业比重持平,第二产业回落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则提升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8.3%,与“十三五”规模目标值还差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故在今后要更注重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第三产业占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二)科技投入力度不足,创新能力总体较弱

  由于锡林郭勒盟是典型的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发展较多依赖资源开发,且企业生产多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研经费总体投入不足。2015年,锡林郭勒盟R&D经费占GDP比重仅为0.14%,距小康目标值尚有2.36个百分点的差距,评价值为5.52%,后五年需年均增长18.9个百分点;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0.57件,低于小康目标值2.93件,评价值为16.17%,后五年需年均增长16.77个百分点。R&D经费占GDP比重和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这两项指标发展步伐明显低于其他小康监测项目,在39项监测指标中评价值排名垫底,科技投入强度不足已成为制约我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之一。

  (三)文化产业基础薄弱,文化发展相对缓慢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体现着一个地区文化发展的规模和水平。2015年,锡林郭勒盟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3%,评价值为26.0%,后五年需年均增长14.8个百分点。从锡林郭勒盟目前的情况看,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层次低,市场化运作程度不够,缺乏宏观管理和整体规划,尤其对地方的、民族的人文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没有形成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

  (四)经济增长仍显粗放、节能降排形势严峻

  2015年,我盟资源环境指数为74.09%,在五大监测数据指数里偏低,落后小康总体进程4.92个百分点。若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锡林郭勒盟资源环境指数后五年需年均增长5.18个百分点,其中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面积、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和单位GDP能耗需年均增长18.88个、18.52个和5.42个百分点。资源环境实现程度偏低是制约我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又一个难点,究其原因,我盟仍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初级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对资源依赖偏重的状况仍未得到改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比重偏多,节能降排形势依然严峻。

  三、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对策建议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在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今天,我盟结合实际,切实增强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倡导“科技兴盟、文化强盟、生态富盟”的新理念,积极谋划多极支撑、多元发展、多措并举的新格局,共同夺取锡林郭勒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近几年我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对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特别是第一、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必须大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要着力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走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巩固提高第一产业,优化提升第二产业,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实现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为下一轮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力量,是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尤其是在新常态下科技创新驱动的重要性将进一步突显。我盟应把发展基点放在科技创新上,特别是重视科技、发展科技,以科技创新构筑发展新优势、新动力,增育新的增长点。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全社会参与的多元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格局;构建多层次、多渠道支持创新的投融资机制,以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加快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体系,强化专利工作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三)大力发展本土文化产业,提升文化整体实力

  锡林郭勒大草原,历来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大舞台,是蒙元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蒙古民族和草原先民在漫长的岁月里,不仅创造了繁荣的畜牧业经济,也创造了灿烂的草原文化。大力发展我盟的文化产业,当前和今后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充分利用好国家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研究制定出适合盟情的更加完善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法治保障;二是要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平台,由锡林郭勒盟文化产业主管部门牵头组建文化产业发展公司,对文化产业发展方向进行引导和示范;三是要继续打造和提升文化品牌活动,对“中国马都”和“狼图腾”等文化品牌,要在内涵、包装和品味等方面下功夫,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并将我盟的文化产业发扬光大,将草原文化与现代旅游业完美结合,深入实施“旅游+”战略。开发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草原文化旅游产品,切实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统筹抓好旅游公路建设、景区景点改造、交通标识设置、对外宣传推介等工作,强化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旅游业中的深度应用,为推动草原文化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环保绿色增长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锡林郭勒盟必须围绕全区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保护为先,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以改变生产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为着力点,处理好、协调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应始终把环境保护摆在经济发展首位,绝不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的发展。在推进重点生态工程的同时,完善落实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草场流转、集体林权、水资源管理、矿业开发管理、农村牧区人口管理、资金保障“八项制度”,使生态文明理念走向制度化。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始终把生态保护作为“努力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目标的政治任务来抓,制订、出台、实施了一系列保护生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办法措施,并将其制度化、常态化。使“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成为我盟上下的自觉行动,让生态文明的新画卷在锡林郭勒大草原上有声有色地铺展开来。